创业,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不知道前方有多少困难,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最后。但正是这场战争,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也让我明白了成长的意义。
一、从“祛魅”到“独当一面”
创业之前,我在一个服务创作者的平台打工。每天接触各种创业项目和创业者,让我对“大佬”们祛魅了——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本质上只是一个打工人。平台赋予的能力,并不算个人的能力。如果一直依赖平台,我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只是年复一年地老去。
今年是我30岁,我意识到,如果不能独当一面,我将永远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网上有句话说,我们真正的成年礼从三十岁开始。于是,我决定裸辞创业。
裸辞的那天晚上,前老板给了我两个项目要投资孵化,我选择了直播带货的方向。确定了创业方向之后,我决定断了和他们的联系。我心里想着:自己先干,新公司没有自负盈亏之前,就不要联系他们的资源,因为不在一个等级上。
我们的MCN业务模式很简单:直接签约在海外定居的直播带货达人做陪跑,赚后端的达人分销佣金分成。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总计八千万华人,他们有稀缺场景的优势,很适合做溯源场促转化,但同时他们缺运营支持和团队赋能。这算运营出海,也算跨境电商。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建联客户的过程。
二、一个人的战斗:从捉襟见肘到找到方向
因为是裸辞,我马上断了收入来源。在深圳注册完公司,做一些基础准备后,手头就捉襟见肘了。看着下月的房贷,我实在不敢乱花一分钱,直接居家办公,公司也只有我一个人。
我看到过非常多一人公司、超级个体公司的帖子,只是没想到自己也变成这种了。我本质上还是想有团队,价值观一致,能力互补,一起做事才有意思。虽然没人查考勤,但我整个人是非常慌的,每天还按照打工的时间表上班,干啥呢?不断去撩客户。
我私信了一圈各个国家的华人,找到芝加哥、马德里、温哥华、墨尔本、吉隆坡……达人聊了很多个深夜(存在时差)。后面才意识到,这种主动咨询模式,只能被白嫖咨询,客户最后还莫名其妙消失了……
我以为业务要凉了,失去信心的时候,突然发现,那几个主播听了我的建议去做,很快做起来了。这又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我总结下来:通过主动私信建联的达人,要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要么做个操盘手IP类型的账号获客,要么服务好一个客户通过转介绍获客。
于是,我开始给自己拍短视频做IP。
三、第一个客户带来的转机
找到第一个客户之后,她给了我不少建议。她说,先上路比什么都重要,很多生意都是在路上发现的。这也间接促成了我们第二个收入。
她从30岁开始创业30年,听了那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果断从老师的铁饭碗岗位辞职下海经商,开始做礼品批发,又听到那句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马上做了小霸王学习机代理。她主打什么行业火就做什么,功成身退定居海外。现在看到直播带货这么火,就出来做直播。
年龄这么大还能做带货,足够证明华人MCN这个方向,虽然是小市场,但是有机会做出大的生意。跨境出海、大健康、直播带货、达人、私域……所谓全球化,就是在每个国家的本土化。这场跨境加时赛,创业者本人必须得到当地去,去硅谷、去洛杉矶、去多伦多、去河内……不管是做AI还是做本土跨境,都需要现金流。出海创业者特别适合做华人IP,汇聚资源,赚稳定的短中期收益。
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困在不懂、精力有限、看不上这点收益这些问题里。我得一遍遍跟华人客户沟通,跟运营做培训。于是我每天都在跨时差服务各国家的客户。
四、一个人的坚持:为了更好的未来
写下这些波澜不惊的琐碎日常,还有一堆矫情的文字,主要是想吸引同频的朋友一起交流,最好一起做事。等项目持续稳定盈利了,一定要建立一支超强的团队(其实通过内容来吸引是最好的模式),一定要预留未来一年的运营费用,这样才更好玩。对了,还得全面加上AI赋能。
目前所有的资源都得用来投入再生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下个月。引用雷军那句话:“创业咱就偷偷干,失败了就当没干过。”也许创业是条必死路,但是我想下一次再回去打工的时候,自己有所成长。
万事开头难,但是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原始积累后,要最快找到生态位,依附在一个生态上。跟客户建立了信任关系,有了海外本地化的资源,下一个阶段就是迁移到TikTok上。在出海大浪潮里,做一朵朵小浪花,把各国的品牌产品推到中国,让中国各省的品牌产品推到全球。
五、结语
创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但也是一场成长的旅程。从打工人到创业者,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但也收获了成长和希望。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也在创业的路上,不要害怕孤独,不要害怕失败。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创业故事,自由职业,私域运营,直播带货,跨境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