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副业网
分享让我们找到合适的副业

农村“烟花群”背后的“面子经济”:一场人性的拿捏与利用

在农村,人情往来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交套路”也悄然出现。最近,表哥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烟花群”的故事,让我大开眼界。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农村“面子经济”的复杂性,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微妙之处。
1. “烟花群”的操作流程
表哥给我展示了一个微信群聊界面,上面显示他给群主转账了400元。原来,这是村里的“烟花群”。这种群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发起人:村里有人准备办喜事,好事者李四知道了,就拉了一个微信群,把与张三家相熟的人拉进群,群名通常是“给张三家送烟花”。
动员:李四会在群里说:“让我们一起恭喜张三家要办喜事,大家一起给张三送烟花吧,大家给我转账就好了,我来去买烟花。”
带头:李四可能会找一两个同伙先带头,把氛围搞起来。他们会先在群里给李四转账,比如转400元,并备注“恭喜张三XXX”。
跟风:剩下的熟人被架起来了,不能退群,也不能不转账,不然就会被编排说小气,说“都这么熟了,买点烟花都不舍得”。
执行:李四收了钱,真的会去买烟花,并让烟花店老板送到张三家门口,用喇叭喊:“某某某买了四百元烟花祝张三XXX”,然后开始放烟花。
表哥说,昨晚有家人门口放了一万块钱的烟花。这种场景在农村并不少见。
2. 张三的“哑巴亏”
正常来讲,李四用张三的名字收钱,张三应该不高兴才对。然而,看到门口不断燃放的烟花,张三也会觉得有面子,因为“好多人给我送烟花呀”。而且张三还得吃哑巴亏,一毛钱没进口袋,但还得请买了烟花的人吃饭。
最后获利的是烟花店老板和李四。外面没有人知道那些烟花到底值多少钱,但他们俩心里清楚。
3. 这个套路为什么能玩起来?
这个套路的核心在于利用了农村人“好面子”和“怕被人说”的特点。在农村,人情往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面子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有人在群里带头转账,其他人往往会因为“怕被人说小气”而跟风转账。
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一种“面子经济”的体现。农村人重视人情往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祝福和关心,但同时也被这种“面子”所束缚。
4. 请客吃饭的“面子经济”
表哥还提到,他们那边流行请客吃饭,而且一桌必须有16个菜。各种由头都可以请客,比如给儿子过20岁生日。表哥说,10岁生日请一请倒是没啥,但20岁生日真好意思,18岁没考上大学,没请客,现在20岁生日要请回来是吧。
这种现象同样是一种“面子经济”的体现。通过请客吃饭,人们不仅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关心,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面子。
5. 面子经济的利与弊
“面子经济”在农村有着深远的社会基础。一方面,它促进了人情往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浪费、攀比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然而,这种现象也提醒我们,面子虽然重要,但不能被面子所束缚。真正的祝福和关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真诚。
总结
表哥的故事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农村的“面子经济”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现象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希望我们能在重视人情往来的同时,不要被面子所束缚,真正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温暖。
标签:
农村面子经济, 人情往来, 社交套路, 人性拿捏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zfuye.org » 农村“烟花群”背后的“面子经济”:一场人性的拿捏与利用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寻找靠谱的副业项目

专注副业赚钱,服务所有从事副业项目的朋友

联系我们关于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