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逾期的现实:负债86万,收入不到1万,如何还债?
博主曾在逾期前深信提高收入就能解决债务。按照最初的计划,86万债务分60个月还清,每月需要14300元。如果每月能赚2万,扣除生活开支,每月还能存下一部分,5年内必定能清债。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如今逾期已三年,即便博主靠自媒体赚了一些钱,情况也比普通人好一些,但总共才还了25万。这才真正意识到,靠打工或普通工作还债,几乎不可能。
2. 为什么大多数逾期者的债务越陷越深?
博主接触了很多逾期时间不同的朋友,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 大多数逾期者的债务并没有减少,甚至变得更糟。
✅ 很多人上岸的方式,并不是靠自己,而是家人帮忙卖房借钱。
✅ 靠自己完全还清债务的情况,几乎凤毛麟角。
银行和网贷机构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他们的处理方式也让人震惊。
3. 银行如何处理逾期债务?债权竟然一折就能卖出
很多人以为自己欠银行钱,银行一定会千方百计讨债,但事实上,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更倾向于快速处理不良债权,而不是跟欠债人长期纠缠。
✔ 未起诉的逾期债权,通常在1-2年后能以“一折左右”卖出。
✔ 起诉过但未追回的债务,价值更低,很多银行干脆低价转让给私人资管公司**。
✔ 支付宝2021-2022年的延期政策,原本让逾期人有喘息机会,但到2024年6月全面取消,因为事实证明,即便延期到期了,大多数人依然没有钱还。
因此,很多催收公司在债务市场上低价买入债权,再利用法律手段或心理压力去逼迫欠债人还款。这意味着,你欠的债,可能早已不在银行手里,而是被某个私人资管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收购。
4. 逾期者的真实困境:不是不想还,而是根本还不起
很多人把逾期者与老赖混为一谈,但其实完全不同:
- 老赖是有钱不还,利用法律漏洞逃避债务。
- 逾期者则是没钱没能力偿还,甚至连“当老赖”的资格都没有。
负债,是国家刺激消费、发展普惠金融的副产品。换句话说,过去几年银行大规模发放信用贷款、消费贷、花呗等产品,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但最终,经济下行,个人收入没有提升,导致大量人群无力偿还。
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发行长期国债、通货膨胀和增发货币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而对于个人债务来说,逾期者却无法享受到这样的“货币宽松”待遇,只能在债务的深渊中苦苦挣扎。
5. 逾期者该如何自救?
面对巨额债务,很多人选择摆烂、放弃、无视催收,但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影响个人信用,甚至可能面临法律风险。那么,逾期后到底该如何正确应对?
✅ 1. 调整心态,不要被催收恐吓
催收公司最擅长心理战术,例如:
- 夸大法律后果:“你不还钱马上起诉!”
- 威胁影响生活:“我们要去公司、家里催收!”
- 制造心理压力:“你欠的钱会一直滚,永远还不清!”
但实际上,大多数催收公司并没有太多实质性手段,更重要的是,银行更愿意协商还款,而非直接诉讼。
✅ 2. 主动与银行协商,争取减免或延期
如果你的债务确实难以承担,可以尝试: ✔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经济困难,申请停息挂账或延长还款期限。
✔ 如果债权已转让,可以与新的债权人协商更灵活的还款方式。
✔ 重点关注自己有能力偿还的部分,优先偿还高利息债务。
✅ 3. 开源节流,寻找额外收入
- 不管是副业、兼职、创业、自媒体,任何合法的额外收入都是一条出路。
- 哪怕从最基础的副业开始,如短视频剪辑、电商运营、线上接单等,都可能为你带来额外收入。
6. 结语:债务不能靠幻想解决,只有行动才能带来转机
博主曾经也以为,努力赚钱就能还清债务,但现实告诉我们,债务问题并非短期努力就能解决。逾期的真相是:挣钱难,花钱快,打工还债几乎不现实。如果你也在负债的泥潭中,不妨从调整心态、主动协商、寻找副业三方面入手,逐步找到真正的翻身之路。
债务不是终点,只要愿意改变,你依然有机会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