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兼职”可能让你触犯法律!
寒假临近,很多学生希望利用假期通过兼职赚取零花钱,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判断,很多人可能会不小心被诈骗分子利用,甚至成为犯罪的帮凶。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诈骗案例,提醒大家在找兼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掉入陷阱。
案例一:虚拟拨号设备兼职,成为电信诈骗帮凶
几名在家的学生小陈和她的朋友们看到QQ群中有一个“电话客服”的兼职广告,时薪高达200元。她们按照对方要求,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用于接收任务,另一部用于拨打指定电话。通过这种方式,她们每天轻松赚取200元。在短短两天内,小陈和她的朋友们赚了1500元。没想到,最终她们成了电信诈骗的帮凶,参与了犯罪活动。
案例二:高薪兼职的诱惑
另一名学生王某通过朋友介绍,参与了一个“兼职”工作,要求他出借自己的银行卡转账资金,每转10万元可以赚取50元的佣金。王某在操作过程中,很快发现自己账户被冻结,并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警方依法处理。这个所谓的“高薪兼职”最终让王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以下是容易出现的诈骗类型,大家一定要避免:
- 帮助诈骗分子转账取现的兼职
一些诈骗分子会雇佣他人帮助转账或取现,这种工作实际上是充当了洗钱工具。兼职者可能会被骗以为自己只是做了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却成了电信诈骗的帮凶。 - 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的工作
出租或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给不法分子,充当“卡头”或“卡贩”,是很危险的行为。大量被诈骗分子收购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会被用来实施诈骗,兼职者不仅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还可能成为诈骗案件的帮凶。 - 搭建GOIP、VOIP的工作
有些诈骗分子会让兼职者帮忙搭建虚拟拨号设备,将境外电话转化为本地号码进行诈骗。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且可能让兼职者无意中参与到跨国犯罪中。 - 冒充客服引流的工作
诈骗团伙通过招募兼职“话务员”,要求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公民信息,然后冒充各大平台的客服,引导受害人添加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诈骗引流的前奏。 - 线上推广引流的工作
某些兼职看似简单,通过扫码、拉群、发广告等方式吸引人加入,实际是为了为诈骗团伙提供引流。兼职者通过推广虚假信息,帮助诈骗分子获取潜在受害人。
警方提醒:
做副业和兼职时,务必谨慎选择,避免因贪图一时利益,误入犯罪的陷阱。无论薪资如何诱人,都要谨慎判断,切勿为非法活动提供帮助。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