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经济策略已经变得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涨价来重新分配财富,进而淘汰一批人,同时使另一部分人致富。那么,谁会被淘汰,谁的收入又会提高,财富又是如何分配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因此,如果市场上的商品降价,就没有人能真正受益,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所有人都会被卷入一个下降的螺旋中。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办法只有两个:倒牛奶和涨价。大家都知道美国大萧条时期倒牛奶的故事,但其实当年倒牛奶也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自己倒,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倒奶事件,主要是企业工人的自发行为。第二种是拦路倒奶,简单来说,就是抢别人的牛奶,这在伊利诺伊、加利福尼亚等地都曾发生过。第三种是补贴性倒奶。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为了调控农产品价格,出台了农业调整法案,并先后拨出了4300万美元用于收购黄油,但最终却导致黄油生产更加过剩。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倒牛奶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供给的角度解决价格问题,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普通民众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稍有不慎,企业就可能沦为套取补贴的工具。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既让消费者受益,又能削减产能呢?答案是成本调控。
一个商品的成本,真正能够被外力调控的只有两个方面:税收和产业补贴。近年来,我们在税务问题上的原则一直是“抓大放小”。以往,每次想要完善征税,地方政府并不积极配合,因为一旦地方上抓得紧,就会导致资金流向其他更宽松的省市,资金一旦外流,地方土地就不好卖,最终地方收入就会变成“捡芝麻丢西瓜”。但如今情况有所不同,贫困成为了各地政府最头疼的问题,因此税务问题终于在上下形成了统一的意见,明年将是抓税收的一年。
主抓的方向不会仅仅局限于电商。从最新推出的增值税法来看,许多曾经侥幸逃过税收的中小微企业,可能都要面临成本增加的问题,这将陆续淘汰那些依靠各种手段维持低价生存的商户。另一方面,对于中大型企业,则是从补贴入手。前几年,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在产业扶持的背景下,获得了许多地方政府的补贴,这其中既有土地补贴,也有资金补贴。
我们的初衷是让这些企业在获得补贴后能够发展出新的产业链条,拉动更多的就业,但没想到这些企业在拿到补贴后,不仅没有维持生态的健康发展,反而为了抢占市场展开价格战。不仅是车企,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地方政府的管理也变得混乱:你们省补贴1000亩土地,我们就补贴10000亩;你们出一块钱,我们就出两块钱,税收返还、土地招商等手段层出不穷。为了解决这一乱象,前段时间更高层面进行了统一调整,停止了这种内卷式的招商补贴,违规发放的补贴也要退回。
从明年开始,许多依赖补贴的企业将迎来一个漫长的冬天。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我们可以将企业之间的竞争拉回到一个相对公平的层面。伴随着企业经营成本的逐步上升,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以涨价的形式反映到价格上,结果就是谁挺不住就淘汰谁,谁卖不出去就关门大吉,而剩下的人将分享市场带来的蛋糕。
许多人可能会问,涨价不就意味着消费者没有实惠了吗?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消费券。假设有一个冰箱,对于穷人来说,这是一笔刚需消费。如果给所有人都发一张消费券,那么对于要买冰箱的穷人来说,这相当于节省了一笔开支。但对于富人来说,冰箱是奢侈品,消费券也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
这实际上体现了消费券在消费行为中的筛选作用,甚至可以做到定向补贴和定向放水,这比直接发现金这种不可控的方式要有效得多。那么,这部分补贴资金从何而来呢?其实就是来自于前面增加的税收。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发现,涨价逻辑最终会形成一个闭环。首先,通过提升企业成本来淘汰低效企业,从而减少市场的恶性竞争,推动物价上涨。地方政府则通过税收充实了收入,并拿出一部分来补贴贫穷的刚需消费者。而同样涨价的非刚需消费品则是无法获得任何补贴,因为我们默认你有能力消费这些非刚需商品。